1月6日20时许,巴拿马籍油船“桑吉”轮与香港籍散货船“长峰水晶”轮在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处发生碰撞,导致“桑吉”轮全船失火。
在中国近海发生碰撞事故的
巴拿马籍起火油船已漂浮至日本
▲事故现场。拍摄于11日上午7时38分
事故经过
在长江口发生碰撞
中日韩通力合作
全力展开救助
7日17时在现场参与应急处置的力量有海事执法船“海巡01”轮、“海巡22”轮,专业救助船“东海救101”轮、“东海救117”轮,“中国海警31240”轮以及4艘过往商船、数艘中国籍渔船。清污船“德意”轮、“德深”轮、“深潜”轮,拖轮“东舟5号”轮、“港华”轮以及“中国海警2102”轮、“中国海警2901”轮赶往现场,上海市消防局派出消防专家随船前往。
9日下午上海海上搜救中心组织召开专家会,对安排救助船舶尝试靠近“桑吉”轮并喷洒泡沫灭火进行评估。
截至10日7时“桑吉”轮已漂移至碰撞位置东南方向约65海里处,船体仍在燃烧,船上火势较昨晚无明显变化。交通运输部继续全力组织开展搜救工作,现场指挥船“海巡01”轮组织13艘搜救船舶以“桑吉”轮为搜寻基点,继续不间断搜寻落水人员。
10日10时10分上海海上搜救中心派员乘中国海监飞机“B3837”赶赴现场开展搜寻并查看现场情况。11时10分“深潜号”、“德深”轮与“东海救101”轮先后抵近难船开始实施喷洒泡沫灭火作业,13时35分由于“桑吉”轮舰艏发生燃爆,现场船舶暂停灭火作业并撤退至安全距离外,灭火作业未取得预期效果。12时30分日本海警“KOSHIKI”轮抵达现场并与指挥船“海巡01”轮建立联系。“海巡01”轮在现场继续开展指挥工作,组织无关船舶远离现场,确保不发生次生事故。
11日10时40分,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指挥下,巴拿马籍油船“桑吉”轮现场灭火作业重启。截至11日17时,长江口两船碰撞事故搜救面积扩大至1000余平方海里,现场有包括韩国海警船、日本海巡船在内的14艘船全力展开救助。
事故结果
专家称
暂不会对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
事故原因分析
“桑吉”轮失事时
或正值船舶驾驶员换班时段
交通运输部通报的事故信息显示,6日20时许,两船发生碰撞。按照远洋航行船只的惯例,20时正是船舶驾驶员的换班时间。
曾在极地科考船“雪龙号”上担当二副的上海海事大学教师白响恩告诉封面新闻记者,通常情况下,每艘商船配有3位值班驾驶员,分别为大副、二副、三副。每名驾驶员工作4小时后休息8小时。其中,每天16时到20时是大副工作时间,20时至24时是三副的工作时间。为了提前适应航海环境,驾驶员换班前会提前15到30分钟就位,以避免衔接上的失误。
▲白响恩
这起海上事故迅速在海事圈中发酵,在一个海事资讯平台的微信公众号下,一名海员自称事故发生时他所在的船舶刚好在附近海域航行。据其介绍,事发海域有大量渔船作业,导致大型船舶之间的避让行动不协调。
记者通过多个船舶实时定位网站进行查询发现,长江口以东海域确实有大量船舶经过,但由于海事部门并未公布事发具体位置,尚不能确定该海域船只状况。
对此,白响恩谨慎地指出,事故原因要看调查情况和具体事发水域所处的位置,不能简单进行评价。
近年来,中国海域多次出现船舶碰撞事故。去年德国《世界报》调查发现,中国东部和南部海域,印度半岛附近海域,印度尼西亚、马来半岛、朝鲜半岛和日本周边的海域已成为全球最危险的海域。2016年,约有33艘船舶在该地区失事。《世界报》称,该地区海域的危险度使其成为了“中国新‘百慕大三角’”。
潜水小新热线电话:0592-5372652